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认识自我 > 文章列表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 来源:网络http://site.douban.com/106407/widget/notes/335509/note/293404919/ 关键词:微心理

这件事在她心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她的脑海中都回响着“能做什么”、“有什么出息”的话语,于是很难静下心来复习。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考试失利并不是因为发挥失常或者考题太难,而是因为父亲的训斥驱动了她消极的心理图式,让无能、消极、前程暗淡的信息占据了主导位置,而这些信息一旦发出指令就会操纵着她一步步走向失败。

  微心理13:想象你病了,你就真的会病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故事,若是把我们自己和其中的某个人作比较,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回忆起那个人;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无意中听到其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我们就会立刻转移自己的听觉注意力。心理学家指出,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关时,我们就会对它进行快速地加工和很好地回忆,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

  安德鲁.杰克逊对瘫痪性中风极度恐慌,因为家中有好几个人死于此病,妻子也是因此去世。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别人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也呈现出病重的症状。 “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对朋友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朋友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个人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这种错误的恐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容易忽视或者遗忘它们。

  微心理14:让“可能的自我”激励你

  罗伯特.富尔顿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贫苦家庭,他能成为制造第一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的著名科学家,完全是凭着梦想激励和个人努力得来的。富尔顿的梦想源自自己小时候的划船经历。小富尔顿和哥哥们划船时遇到了湍急的河流,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顿和哥哥们拼命地撑篙,但船仅能艰难地移动。于是,小富尔顿梦想着发明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富尔顿说:“总有一天,我会让飘扬了千百年的帆统统去掉,让人类的航海事业同远古时代告别。”

  与其说是富尔顿的梦想激励他成功,不如说是他的“可能的自我”激励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比如,富有、苗条、充满激情地爱与被爱的自我,就是我们的“可能的自我”。当然,它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比如,失业、学业失败和孤苦无依。积极的“可能的自我”会带给我们希望,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愿景会激励我们;反之,消极的“可能的自我”则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什么角色,就决定了什么行为:角色习得心理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角色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影响是让人震惊的。

  微心理15:她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简单地讲,它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行为模式。

  一个女孩儿从小失去了父亲,由妈妈一手带大,她妈妈是一位商界精英,靠着自己的打拼赢得了一番事业。女孩从小衣食不缺,成绩很好,爱看书、学习、弹琴。在16岁那年的一天,很偶然地,她看到窗外下雨觉得腿酸就不想起床,她妈妈认为她生病了,就给老师打电话替她请假,第二天她学习时感到头有点不舒服,她妈妈就担心她是不是病得严重了,但是去医院检查也没看出什么。

  自我图式一旦形成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可能的自我不断发展变化。可能的自我包括我们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也包括害怕成为的自我,如失败的、孤独的自我等。这些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想法、感觉和体验对于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和推动性。 一位来自山区的女孩高考落榜,让老师和父母都大跌眼镜,因为她的高考分数与平时成绩悬殊实在太大了。一天她的好友跑去安慰她,她反而很平静。

  但慢慢地,她真就觉得自己得了大病,一回家就换上白色的睡衣,整日抱着个布娃娃病恹恹的,来了亲戚吃饭时也是挑三拣四说自己有病,要忌口。最后都不能正常去上学了,无奈之下,她的妈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