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认识自我 > 文章列表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 来源:网络http://site.douban.com/106407/widget/notes/335509/note/293404919/ 关键词:微心理

只得为她办理了休学,让她在家静养。

   微心理17:角色对行为的塑造是惊人的

  角色对于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塑造力。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经典的模拟实验。

  津巴多录取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地把这些志愿者分成“犯人”组和“看守”组,然后模拟正常监狱里的情境。“看守”给“犯人”们戴上手铐后,把他们押回“警察局”。“犯人”们会经历真正的犯人才会碰到的事情,如戴着脚镣手铐、被分别关入只有一张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等。而“看守”们也装备得与真的一样:身着警服,手拿警棍,轮流在里面值勤。

  结果,仅过了几天,“看守”和“犯人”们的表现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渐渐学会了从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那些“犯人”中获得乐趣,不时地命令他们做俯卧撑以及各种疯狂行为;而“囚犯”们最初会反抗,但很快就变得被动并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地步,他们的脾气变得很暴躁。

  这个实验原计划进行两周,可六天后,有一半的“囚犯”被试者要求释放,因为他们的感情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津巴多被迫停止了已进行了六天的实验。

  微心理18:是你在扮演角色,还是角色在扮演你

  角色具有强大的魔力,当你开始接受某种角色时,你可能会有一种新奇刺激并伴随着不适的虚幻感,可一旦你进入后,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减少意识行为,并朝着角色既定的轨道飞奔而去。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从前年当上了这家金融公司的经理,我就变了,觉得老公做家务没效率,买东西不知道考虑性价比,培养孩子不知道计算投入与收益,当意识到我是把工作中的角色带回家时,我会收敛,但大多数时候我根本意识不到,好像无形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我说不想说的话 ”这是一位婚姻面临危机的女士微妙的内心独白。

  正如在《烈火战车》中扮演奥林匹克英雄的伊恩•查尔森所说的,“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我的整个人格都改变了。”故事开头的那个生病的女生可能只是有点不舒服,但她的妈妈三番五次提醒她生病了,并经常让她接触医院这种环境,慢慢地,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病人这个角色牢牢地捆绑住女生的心理,偶然的虚幻的想象演变成了既定的事实,角色具有令人惊奇的驾驭力。

  微心理19:有时,你需要适当抽离角色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很多角色。你可能是孩子的父亲,同时又是父亲的儿子;你可能是妻子的丈夫,同时又是丈母娘的女婿、妹妹的哥哥、哥哥的弟弟等。面对这个对象你需要抽离那种角色,而面对那个对象你需要抽离这种角色,如果你以一种既定的行为态度来面对不同的社会角色,就会造成角色不清,你的人生肯定会一团混乱,无比纠结。

  同时,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阶段结束,我们就必须从扮演的角色中抽离出去。

  读书时期,你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如果工作后你依然无法从学生的角色中抽离,势必会四处碰壁。 我们都知道的天才演员张国荣,禀赋过人,才华横溢,一生中饰演了很多经典角色,例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阿飞正传》中的旭仔等,却在愚人节那天跳楼自杀,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从生前扮演的《异度空间》中的心理医生角色中抽离。

  微心理20:究竟应该扮演哪一个角色

  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会儿是公司的职员,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又是家中的孝子。我们不停地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而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角色冲突,最后有可能导致我们的焦虑。 《心理月刊》上有一个女老师的故事,这个女老师跟她的学生年龄相差并不大,所以一心想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并以这种方式管好学生。有个女孩对她很信任,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她。

  后来,这个女孩怀孕了,找到女老师,向她借钱去做人流。当然,女孩并不希望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否则她们不再是朋友。这时女老师便处于两难之中了,她不知道自己此时应该扮演“老师”和“朋友”中的哪一个角色。 这位老师的心理焦虑就是由于角色冲突引起的,她没能很好地转

 

  从女孩儿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我们禁不住要问:她是真的病了还是进入了病人的角色?

  微心理16:当你扮演新角色,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

  当你将要扮演新角色时,你就会尝试着进入角色。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去了某个学校当老师,那么当从学生身份变成老师身份时,他势必会想着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像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以取得好的成绩。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旦当个体开始扮演某种角色,他总免不了要被角色同化。

  想象一下你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刚刚迈入大学的门槛,周围是各式各样的联谊会。你也许会对新的环境感到新鲜和敏感,但你也告诉自己不能像高中那样埋头读书了,应该勇敢地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团体,于是你报名加入了女生联谊会,积极地参加相关的活动。

  过了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经非常习惯女生联谊会里的狂热气氛了,甚至回到寝室也会鼓动其他的姐妹加入进来,女生联谊会成员的角色就像我们的旧牛仔裤和T恤一样被我们十分熟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