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认识自我 > 文章列表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 来源:网络http://site.douban.com/106407/widget/notes/335509/note/293404919/ 关键词:微心理

     我们在过分注意自己: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

  我们在本性上总会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时刻被人们审视,由此造成一系列偏激的反应。

  

    微心理1:一个小的变化带来大的心理负担

  “这真是一场灾难!”一位女士在宴会之后这样说,原因只是在这次宴会中她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这让她很难过,之后在整场宴会中她好像做什么都不自在。

   确实如此,类似这位女士遇到的事,常常是我们人生的噩梦,我们称之为“事件”: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 在夹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该送到嘴里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在所有人都愉快交流的时候,你不小心说了一句很不得体的话导致冷场。

  当以上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尽管看起来可能是些小事,人们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产生较强烈的尴尬心理,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别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这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往往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深深地影响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并可能持久地决定我们随后产生的行为和态度。

  微心理2:小事,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是化装舞会唯一一个没有化妆的人,或者不小心触动了实验楼上的火警铃声,我们心灵的河面总会掠过情绪的微澜,我们或者苦恼于自己的疏忽,或者自责自己的失误。但这一切,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必要的。 记住,对于我们遭受的情感折磨或者内心纠结,别人也许根本不会太在意。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然而,我们由此犯下的“错误”却比比皆是,你可能因此紧张得搞砸一份演讲,可能因此怯懦得不敢去挑战平平常常的“困难任务” 而当你越是如此的时候,就越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种心理状态困扰得太久,以至于无法自拔了。

  正是从这些小事和小的感觉出发,我们“学到了”失败。当然,我们也可能“学到了”成功。区别在于,我们究竟觉得那些小事是成功,还是失败。

  微心理3: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我们想象的那个恐怖场景是真实的吗?也许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倾向于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似乎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要。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突出程度,这就是焦点效应。

  基洛维奇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效应。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歌手巴里.马尼洛的T恤,然后进入一个还有其他学生的房间,穿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一半的学生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穿上一件新潮的衣服时想博得父母的注意,当我们换上一双高跟鞋时想引起爱人的注意,甚至当我们打上领带时想引起领导的注意,这种注意的成功率往往会打上折扣。 

    一个宴会上的表现,即使过去了很多年,即使人们已经忘记,我们自己却很难忘记。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某些细微的事件总是会激起我们的回忆,并引发我们一系列情绪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