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学龄儿童(6-12) > 文章列表

孩子跟朋友学坏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12-11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关键词:孩子 朋友 学坏 怎么办 同学

孩子跟朋友学坏了!

你看到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情绪是怎样的?

如果孩子不是学着违法乱纪,干些杀人放火的事,而只是变得不怎么专心学习了,没有以前听话了,脾气变大了,开始对一些家长所认为的“不务正业”的事情感兴趣了。那必须来看看这篇文章。

前段时间一位母亲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内容大概是说孩子在和一位同学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变得更加叛逆了,对母亲的意见越来越大,甚至都不愿回家了,有可能还沾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无助和恐慌。

事后得知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她的儿子在没接触这个同学之前一切看起来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在当地的重点中学都名列前茅,而且阅读量非常大,几乎碰到的每件事情都能从中外的古典名著里找到出处,而且与人交流经常能从他嘴中听到诗词歌赋,俨然一副古代谦谦君子的形象。而他所接触到的同学则是一个上课只会睡觉,经常逃学打架抽烟甚至进出迪厅的“坏孩子”。

看到这里,我想大部分人都能猜想到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从小我们也被父母教育不要和成绩差的同学一起玩,多向成绩好的同学靠拢,甚至求着老师把自己安排到成绩好的同学身边。然而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多时候更愿意和这些“坏孩子”一起玩,总能找到机会和他们在一起,甚至跟着他们干一些“坏事情”。

这个个案中的情况虽然不能完全反应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更容易被“坏”孩子所吸引,但也足以引起我们家长的反思。

个案中的事实情况是:我们优秀的好孩子过得太累,太压抑,甚至非常厌恶自己满口伦理道德,因为那些都不是自己的,长期以来为了保持一幅“饱读诗书”的形象,经常逼着自己看很多书籍,甚至是一些非常小众化,晦涩难懂的书,还需要把里面的一些看似经典的语句记下来,然后在合适的时候把他们用出来。在第一次因此获得他人羡慕和赞赏之后,他便对这种感觉上瘾了,然而当自己察觉想调整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数次的在做自己和做他人眼中的自己之间来回纠缠,最终在各方面影响下不得不坚持做一个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人。

当在碰到这个坏孩子之后,一开始觉得对方哪都是毛病,这不应该那是错的。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过得真潇洒,内心深埋的欲望一下子被点燃,于是,他决定要做一回自己。但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在哪里,他并清楚,好像离他已经太过遥远,只有选取他所羡慕的对象进行模仿,尝试去寻找那个真实的自我。

然而,问题来了,当他还处在试探和摸索的阶段,他的父母已经受不了,这对于本就不确定的他来讲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埃里克森对于青少年在发展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说到: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在未来发展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青少年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从咨询师的角度,个案中的行为是一个很好的改变,是尝试卸掉伪装,重新寻找自我的过程。然而这个行为对家长来说却很难接受,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失控,而失控会让他们焦虑甚至恐慌,于是,为了避免恐慌的进一步蔓延,他们必须要把这种行为扼杀在摇篮中,遗憾地是,一旦这个火种被点燃,是很难扑灭的。于是,所有问题的来源便会被转移到那个带坏自己孩子的人身上。

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抑郁的女孩在参加完几期团体之后,对自己的母亲说:回去之后我要开始叛逆了。我们能理解甚至是欣喜这种变化,因为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但为什么很难接受孩子从看似很优秀也要变得开始叛逆了呢?父母们习惯了孩子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当觉得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的轨道,远离父母心中的美好蓝图,当一切开始变得失控时,任何简单粗暴的干涉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如果当孩子被身边的人带坏了,你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办时,你就已经走错了方向,因为你已经被失控的焦虑和恐惧所迷惑。

孩子不会真的变坏,他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尝试来确定自我的属性和位置;也可能是被暂时的快感所吸引,如果你耐受不了这种只顾快感而没有责任的行为,我只能说你是在嫉妒孩子,嫉妒孩子做了当初你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当你觉得孩子变坏了时,首先要想的是,这种行为本身是否是自己担心,害怕和不敢做的事情。

孩子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很多人,做父母的没有办法去一个一个进行筛选,觉得合适的才让孩子去进行接触,也要相信你的孩子不会傻到明知是错的还会义无反顾的去做。更不要觉得孩子所有变坏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先解决自己的担忧和恐惧,再陪着孩子一起去“犯错”,充分理解之后才有可能引导孩子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