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心闻视角 > 文章列表

警惕这样的说法——你绝对坏(关于白静案)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1日 来源:盛心阳光 关键词:周家 恶魔 自恋 痛苦 警惕

  写此文,本意是想谈谈白静被杀案,但先绕个远吧。
  大学时,读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觉得这真是一部好小说。小说以青少年主人公霍尔顿的口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令人失望的人性。 
  不过,假若仅是这样写,这最多只不过是一部二流小说,它之所以能被列入最佳小说之列,关键是,霍尔顿明白,自己也不怎么样,恶也在他身上。
 

  网络小说盛行时,粗粗读过不少网络爱情小说,其中许多部小说都如此描绘: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是最单纯善良美好且又帅又靓的,其他卷入与他们感情漩涡的人,多是垂涎他们的美色与性感,不是好东西。
  一旦我嗅到这种苗头,这部小说我立即会弃之不顾。 
  这样写的人,是得了自恋之病。
  惭愧的是,尽管本科就在北大读心理学,而且大二就立志做心理医生,但对自恋的微妙的心理机制,领会不深。
  孔子说,人有三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我绝非生而知之,连学而知之都不是,譬如读再多心理学名著,但假若没有我自己的生命体验做支撑,对心理学名著的深刻之处就总是领会不了。 
  
    尽管本能上排斥网络爱情小说所散发着的自恋气息,但对自恋第一次有蚀骨的理解,是初认识的一位朋友对我说,他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纯良友善的人,但别人和外面的世界却非如此,所以他谁都不信任。听他这么一说,我立即对几个心理学术语——自恋、分裂、投射、偏执与否认——有了深刻理解。
  自己是最纯良友善的,这是自恋。
  外面的世界与一切“谁谁”,是邪恶的。这是分裂。
自己以纯良友善自居,而将外面的世界视为邪恶,这是投射,因这是将自己内心黑暗的部分投射到外部世界的结果。
  认为一个人好时,就看不到他坏的地方;认为一个人坏时,就看不到他好的地方;尤其是,对自己身上的恶视而不见。这些是否认。
  绝对不承认自己的恶,绝对看不到对方的善,这是偏执。
  回到白静与周成海、周岩与陶汝坤的事情上。
  周成海杀了白静,陶汝坤对周岩毁容,毫无疑问,这是大恶。 
  陶家尚可,虽然是过了多个月,陶父在微博上的道歉还是蛮有诚意。但陶汝坤的一个兄弟则在网上说,周岩水性杨花,活该。
  这个男孩或男人如是说,就是将自己代入了陶汝坤的角色,认为女人不跟自己,就是大恶,就该被残酷对待。并且,因为她错在先,所以自己怎么做都不为过。
  看不到自己的错,所以只看到了对方的错。
  看不到自己的恶,所以只看到了对方的恶。
  自恋、分裂、偏执与否认,在这个男孩或男人的网络言论中,都可以看到。
  周岩毁容案,它十足可怕,陶汝坤通过这一行为显示,他想构建的世界是:

  陶汝坤传出来的信息清清楚楚,而且周岩也没什么错,所以网络舆论一边倒地倾向了周岩一方。

  白静的事情就有些复杂。
  事情刚发当天,就有“巨春雷”和“小妖精蕊蕊”在新浪微博上分别发出一致的信息:
  1)白静是小三上位;
  2)白静又找小三;
  3)白静伙同小三骗周成海2000万,后修改为960万加一辆奥迪A8;
  4)白静伙同小三找算命先生,设置陷阱,让周成海召妓,并拍下录像陷害周;
  5)白静去医院里大闹,气死周成海的母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