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灾难的第二个阶段通常在灾难之后的一个星期到数各月不等。症状包括胃口改变、消化问题、头痛、生气、怀疑、急躁等;也可能会出现淡漠和忧郁,从家人和朋友当中退缩,对于未来的焦虑升高。另一方面,幸存者(那些失去所爱之人和财物的人们)会发展出一种强烈的想要与他人分享危险经验的感受。
(三)灾难的第三阶段通常会延长到一年,特色是如果政府的协助没有兑现或延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失望、怨恨、痛苦。机构可能会撤出,本身的社区组织也可能会被削弱或消失。在这个阶段,受难者专心于解决他们自己的个人问题,会渐渐失去以前和社区分享的那种感受。
(四)即使受难者已经没有残存的问题了,最后阶段(重建阶段)还是可能会持续许多年。此时,大规模灾害的受难者了解到,他们将要渐渐地解决许多问题,大部份要靠自己重建家园、事业和生活,而自己要渐渐担负起这项责任。新建筑取代了旧建筑,新的计划与方案发展出来了,再度肯定了受难者对于社区和自己能力的信任,但是当这样正面的事情并未发生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和强烈的情绪问题。
10. 灾难的幸存者如何减轻负性心理所造成的危险性,并从灾难的压力中尽快复原?
灾难事件刚发生时的处理:目标在降低紧张度,恢复安全感及适应能力,包括:
(一)亲友可帮的忙
- 倾听受灾者的情绪,能用话语把情绪说出来是最好的复原良药,不要急着给建议,而让他无法把情绪说完。
- 尊重他复原的步伐。不要急于帮助他恢复情绪。
- 旁人对受灾者的情绪有所了解及接受。
- 提供安全协助(包括住所、资源、信息),尤其灾后有许多实际问题要处理,可帮忙收集信息。
- 鼓励受灾者表达自己的需要、情绪,成为复原的发起者。
- 协助受灾者评估问题,找出适当解决方式。
- 协助亲友避免过度反应,如躁动、自伤行为、酗酒等,若出现这些情况,协助找专业人员处理。
(二)自己可帮自己的忙
- 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比如少接触道听途说,或刺激的讯息。
- 降低紧张度:和有耐性、安全的亲友谈话,或找心理专业人员协助。
- 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医生可用抗焦虑剂、助眠药来协助你,这只是暂时使用,但可有较快安定的效果。
- 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袋、电池、饮水、逃生路线等,多一点准备可让自己多一份安心。
- 这段时间会有很多混淆的情绪及事情要面对,先从最重要、较容易完成的部份着手,不要一次处理太多事。
- 不要用酒、毒品。
- 不要孤立自己。要多和朋友、亲戚、邻居、同事或各种宗教、心理辅导团体的成员保持联系,和他们谈谈你的感受。
- 规律运动,规律饮食,规律作息,照顾好身体。
- 学习放松技巧,如听音乐、打坐、瑜珈、太极拳或肌肉放松技巧。
11. 如何协助孩子因应创伤性的意外?
- 尽量给儿童安全的感觉,用言语安慰他们,用身体接触譬如拥抱他们,给他们安全的感觉。
- 鼓励他们表达他们的害怕、痛苦和哀伤。儿童会用游戏、语言、文字表达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耐心听他们表达。
- 在这刚刚发生灾变的时候,不要让儿童离开你们,一方面是保护他们身体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他们最直接心理安全的保障。
- 鼓励他们和别的孩子玩,年纪比较大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参与重建的工作,让他们有共同为重建家园而努力的感觉,这是最宝贵的经验。
当孩子面对这么大的灾变时,会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在您的支持和保护之下,情绪和行为问题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少。假如过一段时间仍然持续,或者是这些现象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或发作得越来越严重,请您尽早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儿童精神科医师儿童心理师、社工师、及一些有经验的辅导老师和小儿科医师联络,请他们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