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自我管理 > 文章列表

“道理我都懂,但不愿意行动”——拖延症怎么破?

发布时间:2015-8-25 来源:知乎专栏 关键词:拖延症

如今,拖延的现象变得十分普遍:暑假将尽,但是老师留的作业我们才刚刚开始做;老板指派了一个任务,临近截止日期时我们才开启拼命模式,连夜把报告赶出来;制定计划每天要完成一百个单词的背诵,但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刷电视剧、微博微信,最后只得一天背诵几百个单词。

如果没有上进心,对于任务只当作玩儿一样,那拖延造成的恶果并不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但矛盾的是,很多人雄心勃勃,希望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做行动上的巨人。拖延的现实和执行力强的主观愿望发生了冲突,让很多人变得非常焦虑。因此,这样一些话引起很多共鸣:道理我都懂,但不愿意行动。解决拖延症,提高执行力,也成为我们十分迫切的愿望。

解决拖延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全或无的绝对化思维。对于很多人来说,拖延,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们会制定计划,落实每一天,每一小时的安排,力求做到效益最大化。他们甚至会想,自己必须要圆满地完成制定的计划,不然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或者对于一些刷微博微信的人来说,他们打算先放松放松,达到最好的状态才去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

但不幸的是,制定完美计划,圆满完成自己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抱这样态度的人,最终会因为自己执行力不如预期而十分焦虑,把整个任务都放弃掉了,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而刷微博微信,很可能会被段子,视频迷住,等回过神来,再想着完成任务,就会感觉十分疲倦,还不如睡一觉。不知不觉的,计划也就荒废了。

其实,这些拖延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全或无的绝对化思维。拖延症患者的思维中有我必须要制定完美的计划,才想去实施它”“我必须要达到最好状态,才想着去行动。如果计划打了折扣,状态没达到预期,他们会想:唉,这样还怎么完成任务呢?最终陷入极大的焦虑,整个任务都没有动力去完成。他们的眼中,事情要不就做到最好(全),要不就完全放弃(无)。但因为理想的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常态化的,因此拖延症患者很难坚持行动,常常半途而废。

拖延症的形成,还因为对自己预期很高,难以接受自身不理想的部分。很多人计划中,自己一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早上闻鸡起舞,晚上悬梁刺股,将计划排得满满当当,不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但实际上,这可能并不是现实。我们并不是机器人,不可能不休息,一直绷紧神经。即便这样的计划我们能执行一天,长久做下去也是会崩溃的。

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能拖延症患者参照的并不是自己当前的状态,而是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但是在执行任务时,我们仍然处于当前的状态,而不是幻想成真,直接飞跃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我们很可能在被窝里磨蹭到八九点才能起床,学习到晚上十点时大脑已经一片空白。如果我们仍然用理想的状态来要求自己,那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可能会带来强烈的挫败感。最终,为了维护自尊和理想的自我形象,我们可能会抗拒去接受自身的不足,将它投射给客体,认为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的计划还不够好,状态不够佳

拖延症的形成,也是因为对当下体验的抗拒。虽然我们都有美好的愿望,但是愿望实现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们会受到很多打击,产生很强的沮丧感。如果我们持表现目标,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那自尊的受挫会让我们无意识地回避这些痛苦的经历。在计划受挫时,我们可能会往回想,沉浸在对计划的反思中,思考如果我能够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现实不会这样了或者往前看,幻想如果我实现计划的话,胜利就该属于我了。其实,我们是在使用代偿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幻想中释放自己的失望和沮丧感,补偿之前受挫的自尊。

因为行动所带来的痛苦,我们会将目标从完成任务转向计划的反思和任务完成后的喜悦,最终出现这样的情况:任务的周期有十天,结果我们花四五天在准备工作上,另外四五天在幻想任务完成后的情景上,真正实施计划的时间只有一两天而已。正是因为我们把精力放在反思和幻想上,把它当作完成任务的一种方式,所以在事后,我们总会感觉做事情拖拖沓沓,效率很低。本质上,用反思和幻想来完成任务是一种自我欺骗,是对当下实施计划的挫败体验的抗拒。

(请见下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