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临床心理 > 文章列表

我们为什么会将精神和心理问题污名化?

发布时间:2016-05-06 来源:简单心里 关键词:心理问题 临床心理

有这样一种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理解成一种偏执:是意志的失败,或是情感过于强烈。不过,不管如何令人望而生畏,它总能唤起同情。……患者被认为是十分脆弱、充满自暴自弃冲动的人。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初的医生们致力于使患者恢复健康,他们开出的处方是:宜人的环境,远离压力和家人,健康的饮食、锻炼,以及休息。」

听起来耳熟么?这究竟是什么病?抑郁症?焦虑症?反正是什么心理疾病吧!

答案可能令你惊讶:这是肺结核。

这段对于结核病的描述,来自苏珊·桑塔格《作为疾病的隐喻》。她在试图「将鬼魅般萦绕在疾病之上的那些隐喻影子进行彻底曝光,还疾病以本来面目」。

然而,今天,类似「结核病」这样被污名化的疾病依然存在。但它们的名字,现在是「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

 

大脑之于人类的意义,终究还是与别的器官不同。人类的自我意识,是我们用于区分自己和其他生物的特质。所以,承认大脑的「不正常」,似乎就等于承认心灵「不正常」,这可不如承认「肺坏掉了」那么容易,而是一种彻底的否定。

于是,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伤害「一石二鸟」:首先,是对认知、情感、行为等的直接影响,使人们行为能力受损;另一种伤害,来自社会与自我的歧视、拒绝,甚至个人身份由于「污名化」而破碎。

而在为精神心理障碍去污名的路上,有时,我们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1. 被科普了一点点,偏见反而更深?

医学教育试图通过普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学病因、病理,消除对患者人格、性格的不当解读。但事情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研究发现,关于精神问题的生物学归因,反而会增强污名化。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医学模型暗示精神问题与身体功能受损等同,导致他们被贴上带有偏见的标签,例如:「疯子」脑袋坏了,无法在社会中正常运作,「精神病怎么还能考上大学」;同时,医学模型下的诊断标准是较为粗暴的归类、打标签,并没有将每个遭遇精神问题的人当成独立的个体分析、对待——而这种归类也会渗透成为大众歧视的一部分。

同时,针对病症的描述,在大众知其一不知其二,以及媒体的以偏概全的放大下,常常会加重人们的偏见及刻板印象。各类有失偏颇的媒体报道,或电影中描绘的精神疾病,通常非常脸谱化,甚至将有误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作为其特征。

2. 大脑病了,整个人还会好吗?

从患有抑郁症的长长的名人列表里,或许我们已经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从根源上,我们厌恶「病」这个字眼。但无论多么不愿承认,从诞生之日起,我们便生活在「健康」与「疾病」的两个世界之间。没人能够永远健康,无论是从躯体还是心理——事实上,每四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个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精神心理问题。

但是,当「病」的是支配我们行为的大脑时,相比其他器官,心理负担会格外重。为了躲避「疾病」一词的终极「羞辱」(事实上,我个人并不将其视作羞辱),更加政治正确的方式,是称呼它们为「失调」、「障碍」,而非「病」。

但无论怎样称呼,医学教育者们都迫切希望人们意识到,这些精神问题「不只是你想出来的」。换句话说,许多医学科普试图教育人们,别再像上世纪人们看待结核病一样,或将其诗意化、哲学化,而意识不到大脑实实在在的病理改变,以及对我们的生活、生命可能造成的危害。

但是,一个人并不因为大脑生病,就应被打上烙印,被降格。

被言语虐待的孩子,大脑中控制记忆、调节情绪的部分会受损;看到战友死亡的士兵,大脑会进入高警报状态,而他无法将经历变成话语,只得一遍遍重复经历这种恐惧……这些「创伤」,就像不规律的饮食破坏肠胃、喝酒太多破坏肝脏一样——「问题是,为什么精神问题,就都是太过活跃的想象力?为什么我们身体的其他任何一个部分病了都会得到同情,只有大脑患病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