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馆
双十一终于结束了,我身边的朋友一片哀嚎,花钱一直爽,还款葬火场,看着他们的账单,我真信了那句:这届年轻人花钱的样子像极了财务自由。
追求喜欢的东西并没错,但若超过了自己能力范围,就会失去自我。你以为是省钱,实则在放纵欲望。纵欲是人类的本性,但人生就是克服本性的不断前行。愿大家都能约束好自己,实现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今年双十一,你剁手了吗?
据统计,今年天猫双十一仅1分36秒成交额便超过了100亿。2018年达到这一数据用了2分05秒,而2017年,则用了3分01秒。
不仅如此,天猫双十一当天成交额达268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再次刷新了记录。
而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被榨干的年轻人。
毕竟无论是商家的满减优惠券还是李佳琦的“所有女生”,都让人购物欲爆棚。
只是“花呗一时爽,还款葬火场”。
我的一位闺蜜工资3000多,付完款才发现前几个月的工资都没了,整整消费了1万多。
她说自己原本的预算是1000-2000,但是看到各种优惠就收不住手了。
精华800块钱,30ml再送30ml,5折错过就没有了,买!
沐浴露买2瓶送2瓶,还有6瓶小样,简直不要钱啊,买!
满1000减100的券,不能浪费,左凑右凑购物车又多了1000多块的东西…………
这种提前透支的方式撑大了人的欲望,看似是消费降级,实则是消费升级。
人生在世,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
像食欲、睡欲、性欲,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原动力,给人源源不断的能量。 只要适当管理,就能推动我们不断前行。 但在所有欲望中,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可怕的,是心欲。 所谓心欲,就是一种不断自我美化,自我合理的放纵心态。 它能让人轻易从一点小事中获得成就感,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境地。 但实际上,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基本在原地打转,止步不前。 就像一个无底洞,越放纵,越膨胀,最终纵欲成瘾,活在自己的世界,永远不得进步。很多人都堤防着不要放纵了食欲、性欲等,却从来没有想过心欲也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可是,心欲要想拖垮一个年轻人,是悄无声息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心欲是怎么一步步废掉年轻人的。
沉溺于“低门槛成就”
最终纵欲成瘾,活在自己的世界,永远不得进步。近几年很火的“碎片化学习”,就是利用人们不愿付出,但又想收获进步的心态,把人裹挟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内容中尽情放纵。 朋友阿伟曾经是碎片化学习的忠实实践者。 上班路上听着新闻,工作间歇刷着视频课程,下班回家听着股票资讯。 他常跟我说:
当今时代,知识需要多方面获取,无论是微博、朋友圈,还是娱乐八卦,都能学到东西。
前段时间,崔雪莉死亡事件刷屏,阿伟在网上溜了一圈:
你知道吗?崔雪莉的死可能跟财阀有关,韩国娱乐圈可黑暗了,都是有资本在背后控制着艺人的生死存亡,真是涨知识了!
每一天,阿伟都接收着这些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低密度信息,陷入低门槛成就中无法自拔。
他总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想过这些琐碎的,不成体系的所谓“知识”,是否真正具有价值。 要知道,学习知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如果一味放纵心欲,就会自动隔离这部分内容,也就阻断了探究真理的可能。 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提到的担忧:
我们只追求感官刺激、欲望、无规则的庸俗文化,真理最终会被埋没在日常那些无聊琐碎的事情之中。
习惯用“错位碾压”
“错位碾压”,指的是用他人短处,和自己相比较,使心态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上京赶考,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秀才。 看到身材矮小的,就嘲笑道:“看我身高八尺,这等身材怎么跟我比?” 看到说话结巴的,心里暗讽:看我口齿伶俐,这哪里是我对手? 看到相貌不佳的,又沾沾自喜:像我气宇轩昂,癞蛤蟆怎能和我同日而语? 路过一个村庄,一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磨刀砍柴做饭,他更是满脸不屑:“万般皆下品,唯有考取功名才是人上人。” 就这样,一路对比,仿佛只有自己是最优秀的,别人都是失败者。 可最终放榜,同行数人只有他一人落榜…… 纨绔子弟十分失落,在回家路上还遇到山贼抢劫。 没钱没粮的他,又没有任何生活技能,只能活活饿死了。
有很多人,平常总过得浑浑噩噩,一无所长,却总用他人短处和自己对比。 比如跟新人比工龄,跟老板比真诚,跟强者比轻松。
年轻人这么拼有什么用?这可是人情社会,论社会经验,为人处世,哪里比得上我?
当老板的就是满身铜臭,每天满嘴跑火车,没有一句真话,做人还是真诚点好啊。
首富又怎么样,还不是金钱的奴隶,天天废寝忘食,哪有打工一族轻松自由。
只要敢想,这种人就能获得心理上的快感,让心欲得到释放。可往往,放纵的自欺思想,只会让人在现实中摔得粉身碎骨。没有欲望节制的人生,终将走向毁灭。
太依赖“既定路径”
很多时候,经验固然重要,但拥抱变化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纵欲成瘾的人,喜欢躲在舒适区,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愿挪动一丝一毫。 长此以往,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打。今年5月,知名软件开发公司甲骨文中国区总部,一夜之间裁员900人。 他们大多是30来岁的工程师,无一不在公司工作多年。 被辞退后,国内不少互联网公司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可大部分在第一轮就惨遭淘汰,甚至连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如。 多年来,被外界称为“北京最大养老院”的甲骨文公司,如温水煮青蛙一般,让他们失去了竞争力。
在甲骨文里,工程师享受的是高薪低压的工作环境,主要工作就是改bug,每年最多忙一两个月。 只需要按照“既定路径”工作生活,就能获得丰厚的薪水。(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获得了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只要不出差错,就可以安稳度过一生。 结果,放纵的依赖心杀死了进取心,画地为牢的工作,束缚了他们的前途。过于依赖“既定路径”,最后就只能过上既定的人生
不屑完成“闭环通道”
一件事情,不做到最后一步,都别以为自己会了。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曾提出PDCA“闭环通道”。 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提升执行力的科学工作方法。
P,plan,是计划;D,do,是行动;C,check,是检验;A,action,是处理
简单来说,“闭环通道”就是做事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但总有不少人,沉溺于想当然的心态中,过于放纵自己,做了3分就脑补10分,根本不屑于把事情完整做全。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应届毕业生,她没有工作经验,却自称有写10万+爆文的能力。 我问她发在哪个号上,给链接我看看。 她却说:“还没有发布过呢。” 我一脸惊讶:“没发过,你怎么知道能有10万+阅读呢?”
她一脸自豪地说:“我用了一个月时间,把网络上的高质量文章都研究了个遍,无论是选题,行文逻辑还是风格写法,我都弄通弄懂了,还学着写了两篇,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着就把手机文档递到我眼前。 我粗略看了一下,那叫一个惨不忍睹,除了排版比较美观,从头到尾根本不知所云…… 后续交流中,她还大言不惭告诉我,她连公众号后台都没登陆过。 这让我细思恐极,竟然有人做事如此不靠谱。
仅靠想当然,就声称把一件没有真正落地闭环的事情做完。
要知道,一件事没到出效果那一步,是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偏差的。 很多时候,一项工作的实际困难程度,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去调整,甚至全部推翻。 也许很多人就是意识到前面困难重重,所以由着性子,只做最简单的开头,来保住自己不失败的境地。 可任何一件事情,不做到闭环,又有什么意义呢?想法太多,却未能付诸行动,最终只不过是一种内心自嗨罢了。
远离纵欲成瘾, 建立“网状”生活模式
纵欲是人类的本性,但人生就是克服本性的不断前行。 康德曾经说过:“如果只是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将成为欲望的奴隶。” 所以,放纵心欲,把生活简单化,只会生生把自己作死。 要知道,现实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每件事,每个人都与其他事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需要协同、合作,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时刻保持多一根弦,把各种事物串联起来,体会生活复杂性。 时刻提醒自己,世界上没有容易做的事,没有轻易超越的人,没有好走的路。 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被纵欲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