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心七频道 > 心理百科 >  认识自我 > 文章列表

既然内向并非过错,那为何还要去改变?

发布时间:2014-01-01 来源:盛心阳光 关键词:内向 自我接纳 成功

□内向者是正常人。

许多性格内向的人感到孤独,觉得自己就像无法融进外向性人群的特例。但研究表明,1/31/2的美国人是内向者。虽然这个数据看似很高,但还是可能的,因为还有很多内向者将自己冒充成外向者。事实上,志同道合的内向者随处可见(或许就在隔壁办公室)。

在调查内向者的过程中,我接到50多封跨国内向者的来信,这些内向者有高层领导,热情激昂的企业家,也有年轻的专业人员。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他们所经历的共性让我震惊。

比如,几位内向者透露,他们发现闲聊很令人恐惧。一位高级主管说,他为了避开谈话,会躲在房间里或者假装在玩手机,在展示会上,他也感到忐忑不安。

但本质内容是,内向者并不孤独。还有许多人同样在与职场恐惧和焦虑作斗争。请记住,这些斗争不构成你的不足之处,而是在帮你塑造人格。

□性格内向的人能成为不同寻常的成功者。

许多内向者担心他们会因为安静的个性而退缩,但如果能够有效发挥他们的优势,他们便能得到极大的成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莎·帕克斯、圣雄甘地、J·K·罗琳和奥黛丽·赫本等创造历史的内向者正是如此。

内向者拥有丰富的天赋才能,他们是敏锐的观察者、有天赋的作家、社会媒体专家。他们能给出的评论经过仔细推敲,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刻见解,时而停下来聆听答案。内向者能记住细末枝节,精心准备会议,快乐独立地工作。

内向者通过清楚地认识自己,常发现,他们能与自己的个性共事(而非因内向而退缩)。例如,当你因持续与他人互动而筋疲力尽时,考虑一下把一天中或大事后的“忙里偷闲”列入计划;如果你对人际交流感到紧张,那就在心中准备一份关于交谈的观点和想提的问题的提纲;如果你不喜欢当面营销,那就在社会媒体中壮大形象。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接纳有助于内向者与自己和睦相处,与他人自信交流。摒弃“内向性是一种性格上的瑕疵、累赘、可耻”的观念,内向者便能尊重自己的真实本性,找到足以支撑工作的成功之道。

瑞士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编制了内向性的基本理论,谈及这个时,他说,“人一生的荣耀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相关文章